- 于波;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纪委聚焦主责主业,紧盯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新特点,找准“切入点”、贯通“责任链”、拓展“辐射面”,积极发挥意识形态领域监督职责作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驾护航。
2025年02期 v.26;No.9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 刘永亮;李晨薇;赵季平;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培养技术技能拔尖创新人才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文章阐述了技术技能拔尖创新人才内涵意义,分析了这类人才的培养价值,基于此,结合“五金”建设背景,提出了构建“金专业”、开发“金课程”、培育“金教师”、建设“金基地”和编写“金教材”的具体培养路径,旨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动高职院校技术技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2025年02期 v.26;No.9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 白树全;
在国家“1+X证书制度”背景下,文章深度剖析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在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梳理,结合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发展现状以及“1+X证书制度”实践效果,探讨了“1+X证书制度”在高职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职汽车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推动职业教育与汽车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
2025年02期 v.26;No.9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任锁平;
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体系对于推动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提升、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五育融合、落实“三全育人”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实践发展中仍然面临着目标衔接不顺畅、内容结构不完善、组织协同不充分、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构建更加重视德技并修的目标体系、更加重视融合贯通的内容体系、更加强调丰富多样组织体系和更加重视持续改进的评价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体系不断优化。
2025年02期 v.26;No.9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李晶;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财政部明确提出:运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形成会计职能拓展新格局。文章通过分析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会计职能拓展升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旨在探索数字信息技术下会计职能拓展的路径,以推动会计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2025年02期 v.26;No.9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 孙守相;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承担着国家战略实施主体功能与现代化治理示范使命。研究显示,优秀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的协同发展机制能够有效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组织凝聚力,促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地,并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文章聚焦国有企业党建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机制,通过解构文化治理要素对党建质效的提升路径,探讨两者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2期 v.26;No.97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张宇宏;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之一。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如何系统提升其能力素质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20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获取其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的关键行为事件。通过对访谈文本数据的编码与分析,初步构建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模型。通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模型进行修订与完善,最终形成了包含2个一级维度、7个二级维度及28项素质特征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模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发展策略。
2025年02期 v.26;No.97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 张晓霞;
文章围绕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深入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此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对传统教学现状的剖析,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型并经实践验证其有效性,为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优化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26;No.97 55-5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陶松桥;
科教融汇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直接关系到技能创新的提升与产业技术革新的推动。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存在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不高、教学与科研之间脱节、资源配置不均衡、特色研究的缺乏以及制度保障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构建多元化的科研治理体系,推动创新学科与专业集群的科研模式,地方政府引导区域职业学校调整发展战略,推进科教融汇评价机制的改革,建立校企信息共享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以促进职业教育改革,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025年02期 v.26;No.97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 包江胜;
新乡贤文化从理论角度、实践角度、历史角度上赋能地方教育建设具有显著的振兴作用。新乡贤文化对于新时代地方职业教育建设具有新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地方职业教育人才支撑力,提升地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地方职业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地方职业教育也面临师资瓶颈、社会认同危机、培养方向不明确等新困境,制约了地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发挥新乡贤文化在地方职业教育建设中的时代价值,需要构建新乡贤加速入场,强化新乡贤助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新乡贤文化社会号召力,消解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危机;挖掘新乡贤文化精神内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02期 v.26;No.97 62-6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 张毛毛;张嗣德;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目前天津市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中,存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可度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与人才培养融入不足、职业技能培训流于形式、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尚未开展等困境。基于此,提出纾解策略如下:构建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协同机制;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依托大数据及时修改相关政策文本;培训评价组织兼顾教育公益性和企业营利性;高职院校把好入门关等。以期为高职院校提高1+X证书制度的实施水平、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服务天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26;No.9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 周娟;宋载誉;王亦婕;
我国确立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曾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逐渐呈现出“马太效应”,缺少资源优势的县域教育面临着多重困境。贵州省N县是西部地区典型的教育落后县,同时又引进了大量的民办教育,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教育生态。文章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对N县的两所民办高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N县的教育生态受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教育氛围的影响,问题交织,发展乏力。为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聚焦“人力、物力、财力”等不同层次的生态要素,通过加强教育投入、激活教育内生活力、稳固教育资源等措施,优化教育生态,这样方能全面促进当地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县域教育的发展提供样例支持。
2025年02期 v.26;No.97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 郑舒心;
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多数学生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观念,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管理的时候就会面临一定难度。为满足时代的发展和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推动社区建设,强化学生综合管理的效果。文章从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价值、现实困境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2025年02期 v.26;No.97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白慧;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加速推进,高校教师智能素养的提升成为关键议题。文章探讨了高校教师智能素养提升的意义,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了多项策略,包括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构建智能教育资源体系、实施分层分类培训、融合AI技术于教学实践、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等。这些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智能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并引领教育变革,提升高校教师智能素养对于应对未来教育挑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2期 v.26;No.97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 周勋勋;林姣姣;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审美化基于审美规律对劳动教育进行重新审视,旨在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并增强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愉悦体验。文章通过审美化赋能劳动教育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完善,有效应对劳动教育缺乏审美设计、美感体验、审美价值的现实挑战。基于劳动教育审美化具有精神、目标和方法等多重价值,职业院校应积极通过增进劳动体验,提高劳动教育审美化培育准度;深化多方参与,强化劳动教育审美化培育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劳动教育审美化培育效度。
2025年02期 v.26;No.97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 白玉;党民;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足球运动水平得到了提高。但近年来内蒙古高职院校足球运动队的建设与本科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男子足球代表队建设水平,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20所高职院校男子足球运动队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运动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旨在为内蒙古高职院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02期 v.26;No.97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